告别“政策内卷”,迈向“环境竞优”

近日,“统一政府行为尺度”的提法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。这一重磅发声直指招商引资、去产能等经济治理的核心环节,其目的在于通过严格规范政府自身行为,为所有市场主体营造一个更加公平、透明、稳定、可预期的制度环境。这不仅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深化与拓展,更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、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,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治理智慧与长远的战略考量。

一、重塑招商逻辑:从“政策竞赛”到“环境竞优”

长期以来,招商引资作为驱动地方经济增长的“主引擎”,在引入资本与项目的同时,也催生了一系列无序竞争现象。部分地方政府为了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,往往在土地供应、税收减免、财政补贴等方面“层层加码”,热衷于推出“超常规”、“一事一议”的特殊优惠政策,形成了所谓的“政策洼地”。这种以牺牲长期规则和公平来换取短期经济增长的模式,虽然可能带来一时的繁荣,却埋下了诸多隐患:它扭曲了市场发出的真实价格与资源配置信号,导致部分企业依据政策红利而非市场需求进行投资决策;它加剧了地区间的内耗与同质化竞争,造成国家整体利益的损耗;它还容易滋生权力寻租空间,侵蚀公平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基石。

此次强调“统一政府行为尺度”,其首要深意便是要纠正招商引资领域的这些扭曲行为。其目标并非否定招商引资的重要性,而是要将其全面纳入规范化、法治化的运行轨道。这意味着,未来的区域竞争将不再仅仅是比拼谁的政策更“特殊”、谁的口子开得更大,而是转向比拼谁的综合营商环境更优越、谁的政务服务更高效便捷、谁的法治保障更坚实有力、谁的产业生态更健康健全。政府的角色迫切需要从提供“特惠型”服务的“招商员”,转变为构建“普惠型”制度、守护公平市场的“裁判员”与“服务员”。

这把“统一的尺子”,量度的是政府权力的边界与行为的规范,衡量的更是区域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潜力与韧性。此举将有力引导地方发展思维实现根本转变,从短期的“政策依赖”转向长期的“环境培育”,从而推动形成高效规范、公平竞争的全国统一大市场,让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无阻地流动与高效配置。

二、规范权力运行:以法治确定性应对市场不确定性

“政府行为一把尺衡量”的核心要义在于法治与公平。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,它要求所有市场主体在明确、稳定的规则框架下进行平等竞争。倘若政府行为尺度不一、朝令夕改,或者因企业所有制、规模大小而区别对待,就会给市场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,严重抑制企业,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投资信心与创新活力。

统一政府行为尺度,要求各级政府必须严格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行使权力,其出台的各项政策需保持必要的稳定性与连续性,其执法监管行为需体现严格的公平性与一致性。无论是国有企业、民营企业还是外资企业,无论是大型集团还是中小微企业,在市场准入、行政许可、经营运行、要素获取、标准制定等方面,都应享有同等的权利和市场待遇。

这把“尺子”,是《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等法律法规精神的具体化与实践化,是深入推进法治政府、诚信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。它旨在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和不当干预,将市场“看不见的手”与政府“看得见的手”更好结合起来,用政府权力的“减法”换取市场活力的“加法”。当所有企业都能基于稳定、清晰的规则和长期稳定的预期来规划未来发展时,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效率、创新动能和抗风险能力必将得到显著提升。

三、优化竞争生态:以公平市场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

将“统一政府行为尺度”与重提“去产能”相联系,揭示了政策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。回顾过去在化解过剩产能的过程中,部分地方确实存在基于企业所有制、规模等身份特征的差异化执行标准,影响了国家政策的整体效果与市场竞争的公平性。如今,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、实现“双碳”战略目标、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大背景下,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与产能优化更需要一个标准统一、规则清晰的公平赛场。

“统一政府行为尺度”恰恰为此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制度保障。它明确宣告,在淘汰落后产能、化解过剩产能、激励产业技术升级的过程中,对所有市场主体的要求必须是同一把标尺、一视同仁。环境保护、产品质量、安全生产、技术能耗等客观标准应成为衡量企业去留与优劣的唯一依据,而非企业的“出身”或与政府的“关系”。

这能有效避免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逆向淘汰现象,让那些真正具备创新能力、管理高效、符合绿色低碳发展方向的优质企业脱颖而出,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同时,公平、稳定、可预期的竞争环境,也能更好地激励和引导企业将精力集中于通过技术创新、管理提升来锻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,而非依靠非市场手段获取特殊资源或政策庇护。这将有助于将企业间的竞争引导到提升产品服务质量、追求技术进步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健康轨道上来,从而从深层次上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与增长动力的转换。

结语

“统一政府行为尺度”的提出与落实,标志着我国经济治理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理念革新与范式转型。它意味着政府的工作重心,正从过去较多侧重于微观经济指标的调控与干预,更多转向对制度环境、规则体系、公平竞争等基础性、根本性问题的关注、构建与维护。这“一把尺”,量出的不仅是政府权力运行的规范与边界,更是对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深刻尊重与自觉遵循;它衡量的不仅是当下政策执行的公平性与一致性,更是国家长远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坚实基石。通过这把“尺子”的持续校准与广泛应用,一个政府边界清晰、市场规则透明、主体竞争有序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,这将为各类所有制、各类规模的市场主体注入强大的发展信心,为中国经济巨轮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行稳致远铺设更加坚实、更加宽广的跑道。


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
沪ICP备2025142473号-1
咨询热线:
15221675755
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
扫一扫关注